客服电话: 400-700-9700
中欧基金logo图
中欧基金logo图
资讯中心
新闻观点
信息披露
定期公告 临时公告 法律文件 公司公告 服务提示 销售机构信息
服务信息
基金风险评级结果
基金经理观点
资讯中心/新闻观点/从王牌投资总监到中欧“合伙人”——曹剑飞的巅峰转身

从王牌投资总监到中欧“合伙人”——曹剑飞的巅峰转身

时间:2015-06-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4年,投资圈最受关注的人事变动莫过于曹剑飞的离职和就任新东家。离任前,他是连续两届金基金奖最佳股票投资团队的投资总监,摘得过业内几乎所有奖项的3年期、5年期基金奖,一路执掌的行业成长基金6年任期内累积业绩排名第一,处于个人事业和业绩的巅峰。改换跑道后,他成为中欧基金事业五部(成长股策略组)的负责人、全盘负责整个团队的投资管理、人员遴选和产品策略。挥别一个凝聚心血和感情的成型团队,在一个全新的体制平台上从头出发,曹剑飞的巅峰转身颇为引人关注。
 
“辞别”动因:寻求体制和文化的突破
820日,曹剑飞就职中欧中小盘基金经理的公告甫一发布,便引得一片故交旧知“相问”。大家都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他为何要离开一个前途明朗、稳定的岗位转而重新创业。
答案就是体制。
“在从事投资管理多年后,我终于体会到,对投资团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体制。”他说。
在曹剑飞看来,如今的公募基金投资管理,早就过了“单打独斗”的年代。长期优秀的基金必须有赖出色的团队支持,尤其是管理大资金时,投资团队的作战能力、配合程度、乃至成员的投入程度都直接影响业绩表现。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团队需要一个良好的体制来驱动。这个体制能让核心人员树立稳定的制度预期、能将个人发展与公司利益密切捆绑、能给予团队足够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否则,公司只能坐望有理想和才干的投资人员的背影一个个离去。
“基金的业绩靠守是守不住的,团队需要不断提升的动力,而这点在当初的平台很难解决。”
曹剑飞坦言,在做出离职决定前,曾在原先的平台内积极建言推动新的激励体制,但囿于种种原因,这些方案中短期内没有达成的可能。
而恰在这时,中欧基金“多策略投资精品店”的新平台模式开始推出,立即吸引了他。
“中欧基金的平台模式,我一听就很先进。尤其是打造合伙人机制和三个共享平台,对于我这样的团队领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曹剑飞说。事实上,业内优秀的投资人才确实正在被陆续吸引加盟到这个平台。
所谓“一个机制、三个平台”指的是,中欧基金为所有合伙人提供的平等、参与、交流、共享的机制。同时,公司为所有策略团队提供统一的销售平台、研究平台和中后台的整合服务。这既差异于其他公募公司,也不同于所有私募机构。
据曹剑飞透露,在中欧基金,作为策略组的领头人,合伙人具备充分的投资自主权、用人权和财权。从人员聘用、旗下人员定岗定级、薪资发放到日常的组合管理,皆是如此。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伙人还能参与分享管理费收入,并全权使用和分配这部分收入。同时,公司为事业部配备专门的产品经理负责产品设计及与市场和中后台部门的沟通协调。
此外,公司在重大决策、制度制定上也会注意征求合伙人的意见。这点尤其受到看重。“在这段时间里,我真正感受到,从董事长到事业部负责人,彼此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公司的重大决策和制度制定是可以敞开交流的,这让我们增添了信心。”曹剑飞说。
至于同业颇为关注的个人持股,在曹剑飞看来,更大的意义上是一种制度保障。“我的理解,股权的意义不是财富,而是合伙人制度的保障。大家都是股东,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公司的重大政策和文化不能因个别人的决定而轻易改变。这才是股权的重要意义所在。”
 
投资风格:以成长为引擎多策略驱动
在中欧基金,各个投资团队固然都享有足够的投资自主权。但公司对各个团队有一个要求——明晰各自的投资风格和主导策略。这个思想来自于中欧的行业对标公司——“美盛集团(Legg Mason)”。后者为全球十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著名的多策略精品店。
作为业内屈指可数的成长型基金经理,曹剑飞的策略组自然以成长策略为核心策略,同时兼顾其他与中国经济转型相关的主题。通过核心策略和卫星策略的仓位灵活调整、适时均衡,来保障基金资产的相对稳定增长。
这个被归纳为他们的核心理念——“成长引擎、多策略驱动”。
从曹剑飞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一个持续绩优的成长型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四个层次的知识经验。首先是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其次是对行业发展规律和公司成长规律的理解;其三是对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差别的理解,其四是对投研团队构建和培养的理解。四者合一,才能支撑起持续优异的业绩。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曹剑飞认为,成长股投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往往表现最为突出,因此,聚焦成长股投资是将其作为中国转型期和转型后期的战略选择。
“当下的中国经济深处转型期,这和美国经济从石油危机到1990年代,日本经济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状况最有可比性。研究同期美日资本市场就可以发现成长股都是大幅跑赢市场综合指数的。”
从统计数据看,1975年后,纳斯达克[微博]指数开始大幅跑赢美股主流的标普500指数。同期,微软[微博]、思科等创新类公司也经历了诞生、崛起、壮大,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是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的。而在日本股市里,上世纪70年代中翻十倍的股票里,有54%属于消费电子行业,充分表明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和当下中国股市新兴市场行业一枝独秀的情况是一致的。
曹剑飞认为,根据2013年世界多国的经济结构比较,中国经济结构偏刚性,金融、工业等方面占比偏大,和日本战后五十年代类似。如果中国的经济结构要接近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或者至少和韩国一样,那意味着金融工业的市值占比一定会缩水,其他新兴消费产业如TMT、消费、环保、医药等产业要加快发展。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和存量资金博弈的结构,他认为,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成长型公司里,通过业绩增长或者行业景气复苏来获得超额回报是最可行的投资逻辑之一。这也是过去几年来,倾心新兴产业的基金业绩持续胜出的内在理由。
当然,确定方向仅仅是第一步,一个好的成长股投资者还有诸多的细节需要关注。比如对行业的观察和判断,对公司的筛选和跟踪等。这方面,曾经选中过欧菲光、掌趣科技、富瑞特装、长盈精密等牛股的曹剑飞亦有许多经验积累。他自己总结认为,个股投资机会来自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首先是行业空间的观察,其次是对商业模式的观察,其三是海内外同类公司的比较分析,最后一定要关注治理结构和管理层的进取心,后者往往在公司规模较小时决定了成长速度。
除了这些,曹剑飞与其他成长派投资者不同的是,他同样关注非成长行业的布局机会。以他的理解,成长股的最大优势是高成长、最大考验也是高成长。高成长意味着估值高、不确定性大,在市场风格不匹配时,遭遇巨大的回调压力。因此适时做均衡配置,平滑这种回调压力,更考验基金经理的市场经验和投资判断,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组建团队:平等交流没有层级关系
除了投资以外,中欧基金成长股策略组也会成为曹剑飞多年投资和管理经验的注入平台,从头打造一个真正围绕成长策略展开、多策略并举、投研合一的强大团队。
曹剑飞表示,策略组内部将在公司研究体系外,初步先设四个重点行业研究员,分别覆盖消费、医药、TMT和机械行业。他对这些行业的研究员招聘要求是:“要求四年以上从业经验,同时是八零后。”因为,八零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更天然的接近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除此以外,他们还将增设两名金融工程研究员,帮助团队管理净值回撤的风险,并从量化角度探讨更多的投资机会。这亦符合曹剑飞自身的投资理念。
而这些研究员与其他卖方或买方研究员最大的不同是,将会密切融入日常的投资中,针对投资组合的关注重点或市场热点,快速反应、紧密交流、有的放矢。在相关的成长性行业和投资领域里持续拓展他们的研究实力。曹剑飞希望建立的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团队。
曹剑飞说,他期待在这个团队形成一个平等交流、没有层级关系的团队文化。就好像他在之前的公司培育的那样。研究和投资是密切的合作关系、是紧密的交流关系、是互助成长的关系,而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同样,在日后的投资中,其他投资经理也会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个团队有一个长期的事业预期,有一个一致的投资文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互助、能够持续、能够传承。长期里他甚至在酝酿,合适时候培养或引进一到两名核心人物,以便在将来恰当的时候接过团队的接力棒。
“其实,在团队管理这个领域,不管是管,管是不管。”他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欧基金无关。中欧基金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